聯系熱線
導熱油爐的強度應按照《水管鍋爐受壓元件強度計算》標準.《鍋殼式鍋爐受壓元件強度計算》標準進行計算,其設計計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加0.3MPa,且不低于0.59Mpa。
受壓元件焊接與探傷應符合下列要求:
(1)管子與鍋筒.集箱.管道應采用焊接連接;
(2)鍋筒筒體的縱縫.環縫和封頭拼接必須采用埋弧自動焊,當受工裝限制時鍋筒最后一道環縫的內側允許采用手工電弧焊;
(3)導熱油爐的受熱面管的對接焊縫應采用氣體保護焊;
(4)鍋筒的縱環焊縫.封頭的拼接縫應進行100%的射線探傷或100%超聲波探傷加至少25%的射線探傷;受熱面管的對接焊縫應進行射線探傷抽查,其數量為:輻射段不低于接頭數的10%,對流段不低于5%。抽查不合格時,應以雙倍數量進行復查;
(5)批量生產的氣相爐的鍋筒每10臺做一塊(不足10臺也做一塊)縱縫焊接檢查試板;液相爐的鍋筒及管子.管道對接接頭可免做焊接檢查試板。
導熱油護的焊接工藝評定按《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規定執行。
受壓元件必須采用法蘭連接時,應采用公稱壓力(PN)不小于1.6MPa的榫槽式法蘭或平焊鋼法蘭,其墊片應采用金屬網纏繞石墨墊片或膨脹石墨復合墊片。
導熱油加熱設備的受壓元件以及管道附件不得采用鑄鐵或有色金屬制造。
為了防止液相爐中導熱油過熱分解與積碳,必須保證受熱面管中導熱油的流速,輻射受熱面不低于2m/s,對流受熱面不低于1.5m/s。對于臥式外燃液相爐的鍋筒,應采取可靠措施,以防止鍋筒過熱和導熱油加熱裝置中的導熱油過早老化。
帶鍋筒的氣相爐宜采用水管式鍋爐結構,其下降管截面之和與上升管截面之和的比值.引出管截面之和的比值均不低于40%,否則應進行流體動力計算。
導熱油的供貨單位應提供導熱油可靠的物理數據和化學性能資料,如最高使用溫度.黏度.閃點.殘碳.酸值等。
導熱油爐電加熱器一定要嚴格按照檢查制度進行落實
明確任務;使用鍋爐的單位應對鍋爐房安全工作實行定期檢查。單位主管領導對鍋爐房工作應每月一次現場檢查,鍋爐房管理人員應每周作一次現場檢查,并作好記錄,當班司爐每小時至少對鍋爐設備進行一次巡回檢查。巡回檢查及記錄的具體內容可參照《熱載體爐的運行操作》制訂。